编者按:根据从化区政协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初,区政协常委会紧扣区委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围绕“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展专题调研。10月20日,区政协三届常委会召开第六次会议,部分与会常委围绕调研主题开展议政发言。现分期摘登如下,敬请关注。
区政协常委王夏荣:聚焦商业产业发展 提振镇域经济活力
一、加强建设和推广有特色的商业中心圈,提高知名度。各镇街应注重文旅融合,在商业中心圈内设置特色文化展示区、旅游体验区等功能区,提升商业中心圈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政府可以通过官方平台做针对性的推广,如打造网红打卡点、汉服摄影街、从化必游景点,推选从化必吃小吃、名优特产等形式,提高各镇商业圈的知名度。
二、升级商业产业模式,增加客流量。随着大众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上购物和购买线上服务的群体占比很大,甚至老年人也开始习惯线上购物。商业中心可结合发展实际量身打造线上平台,提升线下店铺的网络拓客能力,比如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广或促销,利用小红书等平台打造商家IP,加强与网红互动,通过线下到店体验和互动等形式增加客流量,拉动线下实体经济。
三、出台激励政策,支持引入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商家。各镇应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家,提高商业中心圈品质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游客慕名前来消费。清远市政府对壹悦城商场引入顶尖的餐饮娱乐品牌特色店,给予入驻商家1-5万不等的奖金;对于壹悦城项目打造步行街,改善旧城区脏乱差交通环境,给予了一次性50万元的奖励。建议借鉴清远扶持壹悦城项目做法,制定推动我区发展的激励扶持政策。
四、成立商业圈协会,资源整合汇聚人才。加强我区商业地产企业沟通,整合资源互助共赢,政府需要将政策贯彻落实。建议在政府的指导下,创立我区商业地产相关协会,整合行业招商、技术、物业人才,通过协会加强与其他地区商业地产协会沟通交流,增加我区对外品牌招商、交流学习的机会,加强与外地商业地产项目互动,促进我区商业圈的良性发展。
区政协常委许文:增强镇街综合服务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到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服务
一、提高镇街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的前瞻性
相关职能部门要科学规划影响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基础建设,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施政的对策,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进一步增强镇街公共服务的水平。
二、盘活闲置的国有和村集体资产
采取灵活多变的投资运营模式使本辖区内的特色小镇活化,让群众能在家门口就业,兼顾家中老小,同时也可带动区域经济和文化建设。
区政协常委胡香玲:加强镇级医疗卫生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镇级卫生院发展
根据我区镇卫生院区位和特点,明确定位和发展侧重点。鳌头镇中心卫生院,基础较好、覆盖的区域大、服务群众多,争取建设成为二级综合医院。太平镇中心卫生院,要加快医院迁建,分析群众到周边区域就医的原因,满足群众日常就医需求。良口镇中心卫生院,考虑该区域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加强与省、市医疗机构合作,提升急救、慢病管理、康养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处理好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卫服务的关系。镇级医疗机构,同一班人马要同时兼顾完成医疗和基本公卫任务,人手不足、精力有限,且业务性质不同,导致服务水平难以提升。要落实医防协同,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到日常医疗服务中开展,不断优化院内慢病管理工作流程。
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建设。通过搭建公卫等信息平台实现与各职能部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数据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档、重复管理、重复录入数据等情况,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二、多措并举,提升镇级医疗机构业务水平
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优质服务基层行,是基层版的“创三甲”,能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鼓励创建社区医院,持续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从化的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接受度高,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不依赖大型检验检查设备,适合在基层推广发展。区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镇卫生院要培育中医特色专科,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依托二三级医院发展特色专科。持续开展从化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暨广州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等6间三甲医院持续对我区8间基层镇卫生院开展门诊坐诊、带教查房、科普讲座、医疗咨询等活动,助力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培育和建设。
三、加强统筹,加快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将村医全部纳入镇卫生院干部队伍进行管理,进一步带动村级卫生站服务水平提升。对村卫生站实行“六统一”(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管理,规范乡村医生医疗服务,定期组织培训,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收费有公示,统一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明确规范安全用药,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