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围绕“做好松柏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及西溪祖祠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开发,助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协商活动。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宗静,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活动。调研活动邀请了区规划资源分局、区文广旅体局等职能部门分管领导,街口街和团星村相关负责人,以及各界的专家代表人士参加。
松柏堂古村落位于街口城内团星村,是黄姓族人在从化最早的聚居村落,始建时间在南宋淳熙年间,距今约有82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作。各列民居与古巷井然有序,所有房屋与村首的祠堂坐北向南,为砖、木、石结构,硬山顶式建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原村前有一个大池塘现已被填平改造为停车场。村中每条巷中间都有排水明渠。民居三间二廊布局,首尾连接,皆以横巷相间,其用途为:一是防火,二是方便往来。2000年12月,松柏堂古村落被列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西溪祖祠位于街口松柏堂,始建于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重修过。此祠由两组宗祠建筑组成,分别供奉黄氏先祖兄弟。左侧一组为三进三间1牌坊。右侧一组为五进三间1牌坊(已拆),两组之间建筑由一青云巷相连。建筑前有8字翼墙,整体仍保留较完整,占地面积4800㎡。1949年10月13日,中共从化县委机关进城后,西溪祖祠曾为中共从化县委所在地,至1956年搬出。2001年,纳入从化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两处察看现状环境,听取了团星村老书记的详细介绍,并在街口街团星村会议室召开协商座谈会。座谈会上,参会人员针对目前松柏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风貌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西溪祖祠文物也年久失修的现状,从规划编制、修缮管护、利用开发、文化传承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刘宗静副主席作了讲话。她指出,松柏堂旧村建筑是前人留给从化人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西溪祖祠与黄公祠更是其中的精华所在,相关职能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应依法依规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完善工作机制,理清保护主体责任。她建议职能部门在新一轮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修,要对松柏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重新梳理,通过价值评定,吸纳前期华工专家团队的研究成果,提出保护利用的规划指导意见,让这片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让城市留下记忆。同时,她建议职能部门对古建筑的修缮要注重邀请专家和族人参与方案的制定和修缮过程的监理,要确保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最后,她要求专委会进一步深化这次调研协商成果,梳理到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向区政协主席会议作专题报告。
调研活动现场
西溪祖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