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机构 >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新水平

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新水平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7-03-01 16:00

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2017年GDP增长7.5%左右

2016年:积极作为稳中有进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4.68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230.08亿元,增长10.6%;工业总产值815.05亿元,增长6.1%;工业用电增长1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4亿元,可比增长4.7%。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增长15.4%,完成出口20.75亿美元,增长4.9%。

深化改革取得实效

  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5个行动计划,“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按期落实。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7:43.3:50.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达到50%。顺利完成本轮政府机构改革,部门权责清单全面向社会公开。推进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企业登记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

特色小镇开花结果

  10个特色小镇建设推进顺利,亮点纷呈。莲麻小镇国庆黄金周实现开门红,首届广州西塘稻草节吸引游客如织,西和风情小镇全域花海、流溪水韵的休闲田园风光绽放魅力;广州温泉财富小镇签约注册各类金融企业42家,管理资产超400亿元。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支出 48.52亿元,增长39.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创历史新高。新增就业人数131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21%。预计城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276元、15905元,增长均为7.5%。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

1、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流溪河(从化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和第三水厂取水点水质均100%达标。空气质量达标35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0,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1%,年度及月度排名均为全市第一,“从化蓝”成为常态。建成鳌头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泵站3座,新铺设污水管网33.3公里。城镇污水处理总量2724万吨,污水处理率88%,新增28个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对21个村89个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督考核,优良率达95.24%。新铺设燃气管道43.43公里,新增居民用户19612户。建成270个充电桩,新投入营运28辆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公交车。认真落实199条河道河长制,安排水质巡查员226人,建立动态巡查和保洁责任体系。提标提质重新划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

2、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淘汰落后产能,责令整改企业189家、立案处罚40家、查封扣押24家。化解库存商品房11.34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去库存任务。简化流程,成立专门服务机构,指导企业争取省、市各类资金支持,51个项目共获得财政扶持6733万元,撬动社会投资超12亿元;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50家,投资额达11.9亿元;争取2000万元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整合3000多万元发展现代农业。欣荣宏、美时家居等城区商圈功能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快建设。新增总部经济企业14家,总数达248家。推进33个区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额35.58亿元。15个在建续建项目投资进度达114.8%,其中,广州帕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迁建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广州凤凰山颐乐养生文化村一期等5个项目完工。

3、城市承载能力稳步提升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106国道和256、355省道等6项路面大修工程竣工,完成青云路升级改造、景泉大道及从城大道欣荣宏段地下人行通道主体工程,355省道青云路口跨线桥建成通车。地铁14号线7个标段施工进展顺利。从化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8%。110千伏城郊输变电项目全面启动,110千伏云星、220千伏森林输变电项目按期推进。加强城市综合治理,推行文明示范街、严管路精细化管理,校园周边、105国道沿线治理成效明显。查处“两违”建设152宗、面积达58.67万平方米。对14个城中村安全隐患进行整治,投入7050万元建设项目202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2个,创省名牌农产品21个。

4、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落实失业保险政策,发放失业补贴1554.7万元。企业职工五险参保人数60.69万人,劳动合同签订人员参保率保持95%以上;城乡居保参保19.33万人,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4.97万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00.4%。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新增5所市规范化幼儿园、10所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39所农村公办小学全部实行政府购买校车服务。高考各批次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总上线率95.36%。投资11.25亿元建设24个医疗卫生项目,其中4个竣工使用。启动区中医医院迁建、妇幼保健院标准化改造。完成6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示范段和“一站两点”建设。

5、为民服务效能不断增强

  加强行政执法,办理省行政执法证549个,作出行政处罚12.17万宗。调解纠纷2339件,成功2293件,成功率98.03%。政务服务中心受理业务4.37万宗,按时办结率100%;受理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7148件,办结率95.7%。深化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39万条(篇)。举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10期,制作发布“曝光台”45期、暗访片8期,曝光“四风”和庸懒散奢等问题334个。

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

公共交通

  1、开通城区至良口、吕田的公交线路,实现镇镇通公交。

  2、加强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平台建设,实现旧城区和欣荣宏商业圈等重要路口的智能调节,建设355省道与海塱东路地下人行通道,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排堵保畅水平。

食品安全

  3、对本地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重点经营主体实施100%监督抽检,对主要消费食品门类实施100%监督抽检,加大日常巡查、监督抽检力度,累计抽检不少于1600批次。

政府服务

  4、将“签证易”、“一体机”配置到具备条件的派出所,满足市民24小时自助办理电子港澳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的需求。

医疗保障

  5、职工医保门诊指定慢性病病种范围从16种扩至20种,并将月度最高支付限额从原来的每病种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200元。

环境保护

  6、新建污水管网 13 公里,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300个。

生活保障

  7、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不低于720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和福利机构供养人员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5元,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15元。

教育文体

  8、全面完成38个学校运动场提升工程,建设3个社区小型足球场和6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

就业保障

  9、举办40场次就业专场招聘会,全区城乡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以上。

住房保障

  10、新建和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370套。

2017年:坚定信心精准发力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区第一次党代会、区委一届三次全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构建“一核两翼三带”空间布局,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重要节点,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商品出口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发展

1、加快做大做强产业

  完善产业平台功能,扎实推进两个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实现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开展征地拆迁“清零”和闲置土地集中清理行动。明确主攻方向,高技术产业园着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基地,围绕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学研”转化等环节,聚焦发展高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明珠工业园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家电等重点产业。全力抓好广州从化电子信息产业园、中瑞低碳城市项目合作示范园建设。深入开展“暖企”行动,重点做好94家超亿元工业企业、20家重点商业企业、24家重点生产型外贸企业及11家重点贸易公司的动态跟踪。落实市“1+9”创新驱动政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各10家。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重点引进央企和民营500强,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开展针对性招商,引入龙头企业进驻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基地从化产业园。引进10家以上医药类企业落户中瑞低碳城市项目合作示范园。

2、着实做实做优特色

  优化“一核两翼”。加快莱茵商业广场、远达广场商业综合体进度,提升青云路和欣荣宏国际商贸城商圈。加大九里步果场和河东片区从化大道沿线的改造力度,对中心城区节点的老旧小区实施微改造,打造城市“微客厅”,培育经济增长新载体。改善城区停车条件,启动1至2个立体或地下停车场建设。按照特色小镇战略网状特色空间布局,高水平推进10个小镇建设。把特色小镇串点成线成片,通过流溪河和古驿道两条纽带,依托中心城区、温泉风景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3个支点,盘活沿岸古村落、古建筑、古驿道、景区景点等岭南特色文化资源,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农业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目标,打造农村电商和荔枝、花卉、甜蜜蜂业、马业等7大产业。

3、用心筑牢生态屏障

  完善347平方公里禁建区保护政策,北部三镇坚决不上工业项目。加强耕地、湿地、水体、森林、山地生态保护,建立健全各类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流溪河“一河两岸三带”建设,构造融合“山、水、田、林”自然资源的生态风貌;落实河长考核办法,保护以流溪河为重点的199条河道,抓好控源截污、河道生态修复;加强对农家乐、畜禽养殖场、“小散乱”工厂治理。加快建成吕田污水处理厂,续建91个、新建32个村居污水设施,完成89个村居污水设施大中修,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效果。布局建设充电桩,引导使用新能源汽车。健全联合执法和综合决策监督考核制,实行“一票否决”、损害生态终身追责。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持空气质量全市第一,流溪河(从化段)各监测断面功能区水质100%达标。对环境违法“零容忍”,严厉打击破坏森林、非法采矿、乱排乱放、违规建设等行为,整治涉重金属、电镀、漂染等行业,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强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4、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构筑外联内畅交通网络,实施“三横三纵”工程,扎实做好河滨路升级改造、街口大桥重建等项目,启动高湖路、温泉旅游大道等前期工作。完善城乡水务设施,启动河滨北路、从化大道供水管网和城北区域的排水工程,推进太平镇珠江生命健康城沿线污水管网和明珠供水加压泵站建设。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设施,推动城区“千兆进企、百兆到户”、乡村“光纤进村、宽带到户”。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持续开展“六乱”、“五类车”综合治理,着重加强学校周边、客运站、中心广场、河堤绿道、国道省道等重点标志性区域环境整治,实行专人包干负责的常态化巡查制度,打造城市门户形象。开展“两违”整治专项行动,制定出台历史存量违法建设分类处置办法,对新增违法建设一律从严打击。提升社会安全指数,清单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盗抢、涉毒、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它新型犯罪;健全道路交通智能化指挥系统,加大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5、大力发展民生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增就业1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个。职工五险覆盖率保持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试点,加快区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扩建和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基础教育“步步高工程”,重点提升“3个30%”;深入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95%以上。继续支持南五院扩建和创建“三甲”,加快区中医医院迁建,推动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引进、培养优秀的专业医护技术人员,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建好图书馆之城,启动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完善健身休闲基础设施网络,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启动河滨游泳场升级改造和体校迁建。

6、务实推进政府治理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部门预算科学编制和刚性执行,健全财政绩效管理制度,梳理归并专项资金。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PPP模式、股权投资、特许经营等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有效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权责清单管理体系,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商事登记“全城通办”、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两证整合”。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落实法治政府五年规划,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终身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抓好村居“两委”换届。坚持勤政廉洁履职,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廉政教育,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强化行政监察,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治理庸懒散奢,打造干净干事、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

公共交通

  开通从化汽车站至高平的公交线路以及太平镇公交微循环专线,不断完善城区公交网络化建设。

食品安全

  加强全区食品生产企业和重点经营主体日常监督抽检,对市民主要消费食品品种抽样检验不少于2000批次;引导全区农贸市场和超市共10家快检室升级改造,开展主要农产品天天快检,全年快检批次数不少于 4万批次,检测结果现场公示。

公共教育

  (1)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通过市、区两级培养、引进、招聘等措施,2017年认定市、区两级名校长10名、名教师30名。深入推进城乡教师支教置换工作,2017年城乡教师支教置换100人次。

  (2)实施学生健康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学生体质检测和体育锻炼,2017年30所学校达到体育特色一校一品要求,90%的中小学食堂制定膳食营养食谱,学生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85%。

就业保障

  (1)加大对困难就业群体帮扶力度,实现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加大特殊群体帮扶力度,全年新增80名残疾人就业,新增残疾人就业培训80人。

  (2)促进就业增长。全区城乡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生活保障

  (1)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功能,到2017年底,投入运营的市、区公办养老机构针对失能、半失能、高龄困难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从60%提高到70%。

  (2)深化养老服务业改革,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标扩面工作,试点开展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工作。

  (3)提升和完善区新敬老院的设施设备和服务,设置养老床位300张,年底前投入使用。

公共医疗卫生

  (1)加快推进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年内建成8间以上母婴室,推荐命名2间母婴室示范点。

  (2)确保疫苗安全,完成区疾控中心的3个冷库建设,并在3个冷库、1辆疫苗运输车、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单位以及7个产科预防接种点的冰箱安装智能化冷链温度监控系统。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人均50元提高到60元。

环境问题

  (1)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日;完成32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人数达56308人以上。

  (2)从化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广州市第七资源热力电厂)建成投产。

住房保障

  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628套。

公共安全

  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全区近20个视频监控中心实现24小时值守视频巡逻,派出移动警务车,加大重点目标部位、治安复杂区域实时监控力度。

公共文化体育

  完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15条健身路径及设施。

(转自《今日从化》)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