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通知公告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从化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34102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7-25 16:05

C类

从农函〔2024〕54号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从化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34102号建议答复的函

曾伟达、李秀云代表:

  你们提出的从化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切实提升花卉国家级产业园发展的建议》(第202434102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财政局、城郊街道办事处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于2024年5月与你们召开了座谈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及我区实际,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产业园发展情况及现状分析

  (一)关于产业园建设规划

  一是建设规划科学合理。根据《关于印发<2019-2020年全省现代农业产业也建设方案>的通知》中关于产业园规划布局的规定,产业园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区域范围(原则上3-5个乡镇),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每个产业园必须有一个建设规划,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花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9年获批创建,规划核心区为城郊街,辐射带动江埔街、吕田镇。产业园于2020年4月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经区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也建设规划》。产业园规划范围包括城郊街、江埔街、吕田镇,规划面积为93.17万亩,按照“一花街、双核心、三片区”的总体布局,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建设内容。产业园于2021年5月通过了中期评估,并于2022年2月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至今已基本形成以城郊街西和片区为核心,江埔街、吕田镇多点发展的格局。

  二是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立足花卉产业园的发展情况,通过编制《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光联村和红旗村村庄规划(2020—2035年)》,以产业发展需求、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导向,对规划范围内的3.11公顷闲置或低效建设用地进行集中腾挪,保障花卉研究中心、文旅项目、花卉种植业项目、综合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地,为花卉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

  加强设施农业用地储备。2023年,以产业园核心区为试点,我区梳理土地流转及设施农用地情况,形成可利用的设施农业用地储备图库,利于设施农业的地块整合、推动设施农业连片发展,为花卉等农产品的销售、加工以及建设人才公寓等预留发展空间,推动花卉全产业链发展。

  (二)关于产业园科技投入

  我区积极推进先行县共建工作,围绕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科技、人才、智力的支撑体系,拥有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科研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师范展示基地、国家天南星科种质资源库、国家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花卉品种创新、技术研发、组培快繁、种苗繁育、标准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红掌新品种产业化技术体系,红掌种苗和盆花生产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优质种苗进口替代率达70% ,新技术市场占有率达90%。

  我区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23年推动完成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子项目建设,对产业园核心区域西和片区的道路、排水、供电进行提升;支持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开展种业创新品种示范改造提升项目;支持建成首条国产化的花卉自动装配生产线,年装盆量达1000万盆;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示范种植基地,升级改造温室大棚超过10万平方米。

  (三)关于产业园管理机构

  我区自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成立了从化区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区领导任副组长,区府办、区农业农村局、区规划资源分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文广新局等相关局和太平镇、江埔街、街口街、温泉镇等镇街相关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现代农业产业园各项任务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存在困难

  (一)土地要素方面。产业园核心区现有可用于花卉产业发展的设施农业地块规模小、较为分散,发展空间和规模受限,花卉种植规模难以扩张,制约花卉企业扩大生产。

  (二)资金要素方面。科研投入方面,相对于支持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和蔬菜育种研究等,财政资金支持花卉产业基础研究的资金相对较少,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在花卉产业发展中未得到充分发挥,自主研发的整体实力仍有待增强,在新品种培育、设施栽培、采后保鲜和包装、冷链运输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企业融资方面,种植大户、合作社贷款主要是个人的信用贷款,融资金额一般50万元以内,超过100万元的贷款金融机构需要提供抵押物,种植大户、合作社难以获得大额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三)从业人员方面。据统计,全区花卉产业一线劳动力需求近5000人,实际从事一线工作劳动力约3000人,存在较大的劳动力缺口,且目前从事一线花卉种植工作的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制约花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部分花卉企业除企业负责人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外,缺乏花卉繁育、园艺设计、盆景造型、插花艺术、营销推广等技术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

  (四)管理机制方面。目前,我区花卉产业园园区管理机构不完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服务保障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受现有的政策和制度限制,我区花卉产业园并未能成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专业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缺位,在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论证、资金支持、资源协调、服务管理等方面,无法高效运营统筹。

  (五)产业链条方面。我区上规模、善经营、带动能力强的花卉种植基地和花卉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大多数花卉企业仍然以花卉种植为主,未有充分延伸产业链条,上下游之间的农业产业链条联结不紧密,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的延伸程度不够深入,产业链条短板明显。缺少引领花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花卉产业集群效应不足。花卉销售仍然以芳村花卉市场为主,花卉线上交易处于起步阶段,花卉产品配套交易功能较弱。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及计划

  瞄准打造全国最大的小盆栽产业、全国领先的盆花产业、全国最综合的花卉生态文旅示范点目标定位,立足花卉优势特色产业,依托本土优越的资源条件和种养基础,建设标准化花卉种植基地,继续做大小盆栽产业,提升行业地位,重点发展天南星科、竹芋科、龙舌兰科等观叶植物,国兰、蝴蝶兰等高档盆花,因地制宜发展水仙花和观赏蕨类植物。积极扩展从化花卉的交易功能,整合产业链和供应链,对从化花卉产业进行整合、盘活和价值创新,推动建设花卉交易市场,实现产业与市场、产业与金融、产业与空间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注重花卉种植、加工、交易、科技成果转化、花卉生产与休闲观光协调发展,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花卉产业集群。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用地保障。一是由城郊街会同区农业农村局梳理花卉产业园核心区域重点花卉企业土地流转情况,租期即将到期的由城郊街协调推动续租相关工作。二是探索推动由强村公司或区属国企将西和片区的土地统一流转,统一管理、统一流转,更好地服务花卉企业。三是把从化的“三线三区”、非生态林”的农业发展空间的“图斑图线”科学信息对称到各镇街图上,科学梳理涉农发展空间政策,探索利用林地等土地资源发展花卉种植,同时整合现有各类建设用地向花卉产业倾斜,推动花卉交易市场等项目落地建设。

  (二)加强资金保障。一是争取市层面加大对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资金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根据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从化区2021-2023年创建的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市级财政分别按照每个产业园1亿元、50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我区将积极争取加快落实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奖补资金,推动花卉企业发展。二是争取市层面在制定花卉产业发展政策中,进一步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重点支持品种创新和配套推广技术研究。三是争取市层面出台花卉企业融资方面的政策,推动贷款贴息补助的范围向合作社、种植大户拓展。

  (三)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我区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先行县的优势,建立花卉产业技术支撑团队,指导花卉产业的发展。引导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在花卉种业、数字农业、智慧农机等领域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花卉企业发展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种植技术,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支持花卉企业引进先进技术、高端设备和高素质人才,推进重点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提升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管理机制。一是谋划成立市、区两级花卉产业发展办公室,汇聚相关资源要素助力花卉产业发展;成立广州市推动从化区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工作组。二是探索产业园运营新模式,结合城郊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全盘谋划推动花卉产业园提档升级,引入运营机构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五)延长产业链条。一是引进绣球等小盆栽新品种,丰富花卉产业的产品种类,建设全国最大的小盆栽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小盆栽产品定价能力。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上下游的产业,包括花盆生产、包装运输以及线上交易平台。三是大力发展花经济,推动农文商旅融合,从乡村产业形态布局、建筑风格规划和建设、市场化运营等方面入手,打造更多农业+旅游沉浸式场景、文旅线路产品。四是精心打造品牌,加强对花文化的深度发掘,加强品牌包装、策划、宣传,持续举办广州国际(流溪)花卉博览会,打造广州链接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花卉市场的重要平台。

  感谢你们对我区花卉产业及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相关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23日

(联系人:邱世文;联系方式:8797853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4年5月23日印发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