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从化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从化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大力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级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金名片”的建议》(第033011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规划自然分局、城郊街道办、江埔街道办、吕田镇政府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与你们在2023年5月进行了电话沟通,并于2023年6月召开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区规划自然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政策保障产业发展
发布了促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每年计划投入超2000万元以上支持从化花卉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联农带农等全产业链提升发展。用好全国唯一的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推动西和小镇“点状供地”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突破,2020年至今累计统筹561亩用于产业园建设。资金金融支持上,产业园建设投入各级财政资金近6亿元,带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入近30亿元;创新向花卉企业提供“花卉贷”“支农贷”金融产品,累计向园区企业发放贷款5.25亿元;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开发推广鲜切花卉、苗木、盆栽、大棚等特色花卉政策险种,推动投保数量达7000多万盆(株)。
(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在一花街(九里花街)、两核心(万花园三产融合发展示范核心、新开花谷现代花卉交易中心)、三片区(城郊街花卉苗木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吕田花卉苗木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江埔花卉苗木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基础上,衔接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积极挖掘设施农业用地发展潜力,完善存量和新增设施农业用地项目需求两张清单,根据用地需求实施分类管理,在符合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分类保障花卉产业设施农业用地发展需求,为花卉产业发展腾出用地空间。通过构建要素集聚、资源转换的动力支撑体系,构建起全产业链条,为行业内生产企业、贸易商、采购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产品市场。同时,我区注重花卉种植、加工、交易、科技成果转化、花卉生产与休闲观光协调发展,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花卉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以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超过3.5亿元,相继实施了城郊街花卉大道及街人线沿线绿化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从化区城郊街电网建设项目、从化区城郊街农业产业园入口升级改造等基建项目,园区道路、排灌、电力、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主要观光道路、核心区域的农田利排灌设施建设以及村容村貌等得到有效改善,大大提高了园区的综合生产能力。
(四)产业链条不断拓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和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对都市农业产业建设的投入。2023年区财政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都市农业产业方面相关资金1.96亿元,促进我区现代农业产业链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落实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更新温室大棚设施,购置花卉品种选育相关设施设备等,支持引导广州市绿宝轩园艺有限公司、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广州市锦绣园艺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正欣园艺有限公司、广州市飞腾兰花有限公司、广州市明华园艺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扩大生产能力,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打造万花园农耕文化展览馆、西和文化艺术馆等花卉文化推广展示平台,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广州国际(流溪)花卉博览会,打造广州链接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花卉市场的重要平台,大力发展赏花经济。
二、存在问题
一是用地政策影响明显。在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下,花卉产业种植规模难以扩大。二是合同期限影响投资。部分花卉园艺企业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集中在2027年、2028年左右到期,企业对能否续租心存疑虑,影响企业加大投资的意愿,制约花卉产业的提档升级。三是基础设施有待提升。花卉产业园西和万花园核心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够完善,在汛期遇到强降雨天气,生产基地经常被水浸,对花卉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四是产业链条短板明显。我区花卉产业以小盆栽种植为主,缺少花卉精深加工环节。目前,花卉产业园在新开花谷建设的花卉信息港项目、花卉交易市场等项目已停止运营,无大型的花卉线上线下交易平台,仍然是以芳村花卉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部分花卉企业开展线上销售,但受到快递物流收费较高影响,企业难以降低销售成本。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向市层面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在鼓励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引导和补助政策。二是抓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契机,用好设施农用地政策,推动解决花卉产业发展用地紧缺的问题。三是加强招商服务,增强企业续租信心,指导村集体、村民按照规范程序,通过“三资”交易平台进行土地流转。
(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用好专项债券、产业园资金、加快北部山区乡村发展补助资金等,预计全年投入约1.1亿元,全面提升花卉产业园核心区域的道路、排水、桥梁、周边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水平。由区水务部门统筹推动,加快制定农业产业园积水问题解决方案,并系统谋划推进全区防洪排涝工作,加快构建防洪排涝统筹体系。
(三)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探索成立区农业投资发展集团(简称“区农投集团”),整合资源参与产业园建设,增强以国企辐射带动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项目发展能力,弥补市场化运营的短板。探索产业园运营新模式,结合城郊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全盘谋划推动花卉产业园提档升级,引入运营机构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四)深入挖掘产业优势。结合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品牌包装、策划、宣传,加强谋划产业园特色农产品的主题节日,以节引流,结合“三品一标”体系和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打造一批区域公共品牌爆款。持续举办广州国际(流溪)花卉博览会,擦亮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品牌,提高从化花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感谢你们对我区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30日
(联系人:邱世文;联系方式:879785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