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机构 > 区财政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关于从化区2023年度财政支出绩效情况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11-20 16:24

  一、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我区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切实推进“支出必问效”,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踏上新台阶。

  (一)抓好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强化项目库入库管理

  一是重视绩效事前评估。创立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工作机制,主要审核1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的必要性、目标合理性、经济性、合规性等,从源头把关,挤出财政支出水分。

  二是严把项目质量关口。积极引导预算单位提前做好项目的研究谋划、评估论证、入库储备等工作,努力解决“要钱”与“谋事”割裂、年初预算编制不实、不细、不准等问题,确保进入财政项目库的项目符合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规范性的原则。

  三是强化事前评估结果运用。完成135个项目的预算绩效事前评估资金审核工作,结合评估结果,科学安排项目资金,优先支持投入合理、使用效益高的项目,将低效无效项目挡在“预算大门”外,实现“以评促管,以管促效”目的。

  (二)坚持要素支持,严格落实绩效管理保障

  一是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2023年,我区共组织预算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培训5场次,赴各镇街及部分预算部门培训30多场次,增强了预算部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了其预算绩效业务水平,促进我区预算绩效管理走深做实。

  二是深入推进基层核心指标体系建设。对下,切实加强指导镇(街)核心指标梳理以及开展绩效业务培训,对上,积极发挥与市财政局沟通桥梁作用,进一步提高镇(街)绩效理念、绩效意识和绩效管理能力,助推我区的鳌头镇被市财政局选取为基层绩效指标体系试点镇。

  (三)以评促管,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一是按照“部门(单位)全面自评、财政部分复核和重点评价”的组织方式,高质量开展2023年度广州市从化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我区选取了21个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及自评复核,对2023年区人大专题审议的5个部门和3个街道的整体支出情况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共涉及资金支出44.77亿元。

  二是通过“1+1+X”模式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运行监控,实现对部门整体、重点项目和关联项目的全面监控。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区人大专题审查2023年部门预算的区林业局等8个区属预算部门和部分重点项目开展第三方监控,共涉及资金20.22亿元。

  二、2023年度财政支出绩效情况

  财政部门分别选取11个和10个资金量较大的民生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和自评复核,并对2023年区人大专题审查的区卫健局等5个部门及3个街道开展2023年度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总体来看,预算安排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总体良好,基本能实现预期绩效目标。

  (一)绩效评价总体情况

  1.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情况。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1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第三方评价,涉及项目支出94312.46万元。经评价,11个项目绩效等级分别为:4个良、7个中,项目优良率36.36%。项目总体预算完成率94.99%,其中预算完成率为100%的项目8个、90%以上的项目1个、90%以下的项目2个。

  2.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情况。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5个部门及3个街道进行了整体支出评价,涉及部门支出共307391.92万元。经评价,8个部门整体绩效等级分别为:8个良,优良率100%。预算完成率99.95%,其中预算完成率为100%的部门6个、90%以上的部门2个。

  3.绩效自评复核情况。按照“全面自评、部分复核”的原则,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0个项目自评情况进行复核,涉及子项目14个。经复核,14个子项目涉及支出金额共46020.7万元,绩效等级分别为:10个良、4个中,项目优良率71.42%。项目总体预算完成率99.37%,其中预算完成率为100%的项目10个、90%以上的项目2个、90%以下的项目2个。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聚焦“百千万工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是改造高标准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20.04亩,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农田灌排系统,有效改善耕作区内受洪涝影响严重的状况,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使耕地达到旱涝保收的土地标准,提高了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全面改善耕地质量,夯实了农业基础,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能力和发展后劲,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其中在锦洞、罗洞片区种植水培西洋菜面积超过150亩,西洋菜产销量同比再创历史新高,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大力推动荔枝、香米产业市场化、品牌化建设,完成荔枝蜜、丝苗香米2个“粤字号”示范基地复审,荔枝、香米、蜂蜜等全产业链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以“花城里的花乡”为主题,大力推进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

  三是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其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涵盖道路修复、巷道硬底化、雨水管道建设、休闲广场、健身器材、文化宣传栏、电气照明、公共停车场等多方面的内容。设施便民程度高、实用性强、利用率高,为村民提供了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2.聚焦绿美从化生态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一是以绿美从化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进义务植树。积极推动落实古树名木保护、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口袋公园建设、绿化行政审批等工作,完成义务植树约1.4万株。积极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古树名木、森林防火等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切实提升群众森林保护意识。

  二是推进改善林分结构,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23年,我区持续推进落实从化区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完成针叶林改造、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公益林大径级森林培育、商品林大径级森林培育、多彩林建设、第一重山沿线景观林优化、山地造林等建设内容,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

  三加强检疫监测,科学精准防治。加强对辖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对全区境内的森林、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及备案的林业生产、经营、加工场所进行监测调查,结合2023年松材线虫病、薇甘菊防治项目的实施,每月认真做好辖区内枯死松树及薇甘菊的监测调查工作。2023年从化区松材线虫病防治面积331578亩,防治任务完成率100%;薇甘菊防治任务面积6100亩,防治任务进度完成率100%。

  3.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实体经济高地

  一是保障要素资源,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出让工业用地8宗共355亩,保障了联东U谷·从化明珠专精特新园、中大创新谷·未来装备园、煜丰实业智能制造基地二期、粤浦·从化黄从科技创新港项目等重点产业项目的落地。

  二打造消费优质集聚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构建以“欣荣广场+远达汇聚广场+莱茵汇+海音星河”为核心的商圈商贸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都市消费优质集聚区。全面做优“假日经济”、“首店经济”和“夜间经济”,成功举办从化首届荔枝嘉年华,活动累计吸引游客约7.5万人次,带动海塱商圈营业收入近300万元。举办五一及国庆汽车展销会,带动销售近700台车,销售额接近1.2亿元。

  4.聚焦各项民生发展,构建幸福城市体系

  一是社会保障更健全,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一方面按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和各项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并针对特殊困难群众,定期深入村(居)开展慰问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社工服务站的作用,对兜底对象实现建档与服务全覆盖,以诸如“乐善携行”、“爱心助农”服务计划、“红棉守护”热线等各类项目具体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推进社区公共治理问题解决。

  二是医疗服务更完善,卫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有效落实,健康环境不断改善。3个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2个镇通过国家卫生镇省暗访评估,新增29个省卫生村、34个市卫生村。健康教育不断普及,成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志愿服务队,下沉25个社区(村)举办“2023百姓健康宣讲活动”,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生活宣传报道。

  三是安全监管更全面,有效保障市民健康安全。通过治理违建、开展燃气专项整治、治理建筑废弃物、规范户外广告招牌等行动,强化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有效守护市民健康安全。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2023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看,各部门绩效意识有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也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绩效指标设置的完整性、科学性、可衡量性等方面有待提升。二是部分项目工程管理精细化程度仍有不足,工程进度推进、合同管理、监理工作等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部分部门资产管理存在疏漏,管理体系亟待完善,管理数据质量不高。四是部分部门在采购管理方面,存在无预算采购、采购合同备案公告时间滞后、采购意向公开不完整等问题。

  三、下一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

  (一)增强绩效管理意识,压实主体责任,提升业务能力

  一是通过业务培训等形式,提高各预算部门的绩效管理意识,明确其主体责任,调动其开展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通过行业专家指导、优秀工作者交流、项目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提升各预算部门设置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科学性、可衡量性,使绩效考核能充分反映其工作成效,促进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二)进一步推动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

  事前对新增项目进行评估,主要审核项目的必要性、目标合理性、经济性和合规性等,从源头上进行把关,挤出财政支出水分。事中对资金支出进度和目标实行“双监控”,提前防止和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财政资金闲置浪费。事后对项目支出进行评价,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精打细算管好“钱袋子”,持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附件:1.11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zip

              2.8个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zip

              3.13个绩效自评复核报告.zip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