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传统民俗
活动对象:参赛选手,中小学生及家长。
活动时间:2018年8月17日,早上9:00—12:00、下午14:30—16:30
活动地点:河滨北路从化区博物馆大堂
活动背景: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赋上许多神话故事,在农历七月七日进行拜祭纪念,渐渐成为了习俗。如: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俗传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因此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另;相传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民间的少女们希望能得到织女的灵气,在七夕节那天穿着新衣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所以也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七夕习俗有很多,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结扎巧姑、拜七娘妈、吃巧果等等。
七夕节习俗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是非常值得传承给后人的传统文化,为让七夕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发展,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把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七夕节在经销商的营销策略下,已变质成为了单一的情人节,七夕的“乞巧”渐渐被忽略。为让更多人了解乞巧的真正意义,有更多人把乞巧的习俗延续发展下去,从化区博物馆、从化区文化交流中心定于在乞巧节当天,联合举办从化区第四届青少年艺术节现场绘画创作比赛和七夕节游戏亲子活动,让小朋友展示他们的才艺,学习针巧,了解更多乞巧节的知识。
通过“青少年艺术节现场绘画创作比赛”展示小朋友的才艺,孩子与家长一齐玩针巧亲子游戏,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让小朋友体验乞巧的乐趣,弘扬乞巧文化。
活动预告:
2018年从化区第四届青少年艺术节现场绘画创作比赛
从化区第四届青少年艺术节现场绘画创作比赛以乞巧节为主题,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对乞巧的理解,设有一、二、三、优秀、创意等奖项。通过绘画比赛,孩子们画出乞巧的内容,让更多人去了解乞巧节的习俗。
1.比赛场地:从化区博物馆一楼
2.活动流程
穿针引线扮靓靓
游戏根据七巧的穿针乞巧习俗设计,以针巧手工为主题,游戏必需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孩子把布娃娃的饰物按要求做好交给家长,家长要把孩子做好的饰物逢在布娃娃身上。工作人员验收合格后,加上礼品袋,送给参加者留作为纪念。家长与孩子通过参加针巧游戏,体验乞巧的乐趣,加深乞巧习俗的认识,增强小孩的动手能力,促进亲子关系。
活动流程(游戏隨到随做)
时间:早上10:30--12:30、下午14:30--16: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