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进社区

广州从化这场宣讲活动,精彩!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 发布时间:2021-12-31 15:08

       12月24日,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百姓宣讲活动在从化区温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宣讲团宣讲员黄志敦、唐捷、李浩明、李卓翘,围绕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主题,结合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内容,讲述一个个有温度有生机的大事小事身边事,集中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坚定意志品质和昂扬精神风貌,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是执法队伍应尽的职责。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我们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人民政府形象。我们从上下班考勤、穿衣戴帽、办公内务等小事抓起,树立执法队良好形象。”宣讲会上,温泉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主任黄志敦结合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生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应该如何把“依法行政、公正执法”落到实处。

        为温泉村售卖时蔬、水果等农副产品摊档设立临时摆卖点,积极开展交通劝导,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在黄志敦的以身作则下,温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努力在履职尽责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何以能在较短时间内遏制疫情蔓延?答案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国民万众一心,坚持‘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的总原则,做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从化区流溪温泉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唐捷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对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解。她说,回顾历史,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团结带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兑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坚持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百年不变的初心使命。唐捷说:“基层党员干部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真正为老百姓谋实实在在的幸福。”

        团区委兼职副书记、良口中学副校长李浩明以真挚的情感、叩击心灵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故事,让大家的思绪回到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领悟无数先驱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而坚贞不屈的“红色密码”。

       “1921年7月23日,上海的盛夏,天气酷热,傍晚时分,穿着长衫、中山装、西装等不同服装的十多个有志之士,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憧憬,从四面八方赶到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的一个幽静小院。这13名出席大会的人员,代表着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其身份大多都是编辑、记者、学生或者教师,平均年龄为28岁……”

        李浩明说,100年前,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时,虽然人数不多,又只能秘密活动,但是在我们党创立伊始,就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从此我们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从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卓翘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把罗洞工匠小镇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娓娓道来。“今年3月,我在罗洞小学的木作工艺兴趣班上,被一位坐在角落里拿着雕刻刀的小女孩吸引了注意力。采访中,当我问她长大以后打算做什么时,她说想当一名雕刻老师……”从罗洞小学木作课堂上对传统手艺充满了兴趣的学生们,到返乡创业开设民宿并开办木工课程的创业青年高文中,李卓翘把一个个接地气的“身边人身边事”串联起来,让观众们真切感受到这座以木工手艺闻名的村庄如何通过文化传承实现乡村振兴。

       “在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从化一直在奋斗。而我,也会继续跟随乡村振兴的步伐往前走,用文字和镜头讲好每一个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乡村振兴故事。”李卓翘说。

        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从化大地走深走实,真正打通党的理论深入基层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了一支来自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百姓宣讲团”,用一个个平凡又伟大、感人至深又富含力量的故事,用最质朴的语言、最生动的形式、最真挚的情感,讲述离百姓生活最近的人和事,展示从化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

        百姓宣讲,宣的是真感情,讲的是好故事,最讲究接地气、动人心。从化区将持续创新宣讲形式,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千家万户,真正走到百姓家里、心里、脑海里。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