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魅力从化 > 从化概况 > 特色小镇

生态莲麻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3-05-09 09:19

  莲麻小镇,是广州市首批30个特色小镇、从化区首批10个特色小镇之一,坐落于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东临惠州龙门,北依韶关新丰,外联交通便利G105国道纵贯而过,大广高速地派出入口距离莲麻小镇仅有5公里,是珠三角联通粤北之要道,也是闽浙及粤北商贾南下必经之站。小镇主要覆盖莲麻村区域,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0.42平方公里。过去,莲麻村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三华李、沙糖桔等特色水果种植,且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底,村集体收入低,村民就业渠道少,贫困现象多发,并由此衍生出盗采矿产、破坏自然环境等诸多社会治理问题,一度被列为市级重点扶贫村。近年来,我区坚持统筹打好“红色牌”“绿色牌”,着眼推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加快推动莲麻小镇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推动小镇先后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字号牌子,以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十大明星小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特色为要,始终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小镇建设的核心。做好“特”字文章,深挖莲麻村的流溪河源头地、东纵红色革命遗址和客家群体聚居点等特色,逐步构建以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为“双核”的主导产业体系,积极导入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精品民宿、酒坊酒馆等业态,推动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打造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的核心区。

 (一)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穗北红色文化,编制《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建设实施方案》,以莲麻小镇为核心,串联沿线三村村、塘基村、吕新村、份田村等革命老区村,加快打造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和独具特色的穗北红色户外课堂,开拓面向大湾区的党政干部培训市场。在2021年初,莲麻小镇黄沙坑革命遗址纪念馆所在的围屋,根据上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已经升级为莲麻党章学堂。目前党章学堂(一期)及二期提升项目都已完成建设。莲麻党章学堂在20216月成功被认定为“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成为莲麻村的又一红色名片。

 (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对莲麻小镇进行全域性、全季节旅游策划营销,精心编制以赏花、摘果、乡愁体验为重点的四季乡村旅游日程表,开发“香蜜山生态果庄—莲麻小镇—黄沙坑—华夏莲舍/粤湖客栈”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策划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设立了旅游问询中心,统一规划发展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打造“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品牌。三是壮大酒产业。连片打造面积逾5000平方米的酒鬼街,将村口片区打造成集特色酒文化、历史文化、休闲农业观光于一体的体验区。兴建莲麻酒业(厂),吸引30家传统酒作坊落户,建设标准化酒厂和260米长的酒窖,年生产力75吨以上,通过分散经营、集中管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擦亮吕田头酒品牌。成立莲麻头酒协会,对品质和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并通过网红直播带货,推动莲麻头酒家喻户晓,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莲麻小镇已发展酒作坊30多家,发展势头良好。四是积极发展青少年研学产业。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与大湾区中小学开展深度合作,加大对国家历史、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的教育熏陶,全力打造大湾区青少年研学基地。

   二、坚持品质为先,推动小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统一。坚持将品质建设贯穿于小镇建设的全过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努力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小镇。

 (一)坚持规划先行。在统筹考虑莲麻小镇的环境承载能力和要素资源禀赋情况下,我区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注重加强“产、城、人、文、旅”五要素的规划关联性,推动小镇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元功能的融合统一,编制了《吕田镇莲麻村村庄规划》《吕田镇莲麻村村庄规划深化》等,促使小镇生活区、生态区、发展区布局更加合理,体现特色小镇产业和文化特色。

 (二)打造莲麻“文化符号”。厚植乡村文化根脉,因地制宜建设莲麻大书房、古官道等乡村文化“会客厅”,创作《把酒话莲麻》《千年莲麻酒中诗》等根植群众的文化作品,推出“莲麻果”系列文创产品,丰富农家文化盛宴。将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设置“百家酒坊”展厅,集中展示百年古法酿酒传统工艺;开发农事体验项目,融入观光采摘、农业科普、农事劳动、休闲购物等元素,传播弘扬农耕文化。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区坚持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把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作为重中之重,在遵循规划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每年系统谋划了莲麻小镇建设项目库,安排财政资金攻城拔寨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辐射和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目前,莲麻村口至黄沙坑社全长3100米社道由4米拓宽至7米沥青路,建成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三、坚持环境为本,塑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宜居小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注重在整体规划、环境建设、建筑设计等方面注入“生态”元素,实行“嵌入式开发”,把小镇“天蓝、山青、水绿、花繁、果香”的自然风貌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真正实现小镇建设和生态融合发展。

 (一)合理控制建设范围。结合文旅类特色小镇发展需求,科学控制小镇四至范围,小镇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不超过3平方公里,建设紧凑和精美,与良好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二)塑造岭南小镇风貌。全域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谋划莲麻村生态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库,挂图作战推进25个基础设施项目、69个环境节点整治任务和18处景观点缀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建设慢行绿道、花海竹林、绿化走廊、莲麻水系等岭南风格精品工程,将158栋民居连片打造成为黛瓦白墙风格的岭南建筑群,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莲麻”,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国家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三)开展“珍爱家园”活动。启动全域“洗脸”工程,建立专人专职保洁、党员家庭户带头门前包干等管理制度,根本性破解农村长效保洁难题,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民逐步改变与小镇建设管理不相适应的生活习惯,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

  四、坚持社会为主,为小镇建设凝聚起最强大的合力。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分工,坚持“政府引导、镇村落实、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模式,夯实小镇建设的社会基础,确保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政府引导。实行区、镇、村三级书记责任制,设立莲麻指挥部和驻村工作组,建立选派第一书记长效机制,由政府负责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内涵挖掘等工作,全面加强保障服务。

 (二)推进市场运作。注重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小镇建设,率先实行小镇市场运营模式,组建北景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鼓励村民以土地、物业等资源入股,使市场主体和当地村民成为小镇开发建设的真正主体,推动小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引入企业盘活村内近3000平方米的泥砖房,为村集体实现稳定可预期的资产性收入400多万元。

 (三)发动群众参与。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小镇建设,通过广泛开展“珍爱家园”活动、加强村民民主动议等方式,积极引导当地群众把对美丽家园的向往转化为参与小镇建设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主人意识、主场意识、主责意识,使特色小镇有自我生长、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四)推动要素流动。引导“资本下乡”,加快流转土地林地,盘活闲置的百年客家围龙屋,引进驻从高校华夏学院建成全区首个大学生艺术旅馆,落地莲麻酒业、天源长寿村矿泉水厂等“造血”项目,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汇流进村。善用“外脑”,引导扶贫干部、专家学者、规划设计人才、致富能手与村民共商村级发展大计,为振兴莲麻建言献策。汇聚民意制定莲麻村发展计划,出台民宿、农家乐等发展扶持政策,引导一批“田秀才”、电商人才、大学生创业者、工商界人士等能人志士返乡创业兴业,率先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新热潮。

  五、坚持效益为上,全面增强小镇示范带动效应。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不断增强小镇示范效应。

 (一)持续增收。莲麻小镇现有民宿26家,房间179间,床位272个;酒馆有20家,餐位1270个;酒坊30多家,养蜂园30家、炒茶铺7家。2019年,莲麻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5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万元,对比2014年分别增长868%179%

 (二)人气火爆。多家中央、省、市、区媒体先后对莲麻小镇进行实地采访和深度报道,主流门户网站、微信等互联网媒体进行了系列宣传预热,推动打造穗北乡村生态旅游胜地,辐射带动周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近年来年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