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采摘机器人(时长共27秒)
夏蝉得意叫,流溪荔枝红。6月见底,从化荔枝逐渐成熟,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等品种初步上市。在太平镇、温泉镇等荔枝主产镇,已有果农在路边摆卖,路过游客纷纷驻车询价、品尝,属于从化的“荔枝味”越来越浓。
打包待发的从化桂味
“现在荔枝还处于尝鲜期,主要以电商销售和休闲采摘为主,因此价格偏高,桂味的地头价13-15元/斤,零售价超过20元/斤。”忙着打包发货的从化温泉丰乐园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桂芳表示,目前陆续接到省内外的订单,荔枝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据从化益又多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树房介绍,从化桂味、糯米糍等品种将于7月后大量上市,目前省外采购商也摩拳擦掌,为采购从化荔枝做准备。“四川、山东、安徽好几个省份的采购商朋友已经联系我了,下个月来选果采购。”
在从化荔枝成熟季凑热闹的不仅仅是游客、采购商,还有一只小巧可爱的机器人!近日,在从化荔博园内,一台荔枝采摘机器人展示了其智能化的一面:选定荔枝、摘果、入篮一气呵成,引得参观者一致拍手叫好!
荔枝采摘机器人上线(摄影:欧阳伽源)
“趁着荔枝成熟搬到田间地头采摘荔枝,是非常重要的测试,未来,我们团队还将不断提高机器人的精准度和采摘效率。”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红军介绍。
广东是世界荔枝主产区,其中广州荔枝种植面积超过55万亩,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荔枝生产正逐渐向标准化、智能化和机械化发展。每年荔枝成熟季,需要大量的人工采摘荔枝,无疑增加了荔枝的生产成本。
采摘演示(摄影:欧阳伽源)
据了解,荔枝采摘机器人是王红军教授团队利用仿生学原理,通过机构的改进设计和人工采摘动作的机械手模拟,对采摘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采摘机械手运动过程稳定可靠,遵循荔枝生长规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采摘位置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这不是荔博园第一次引进智能化设备。随着物联网、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农业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荔博园,“空-天-地”一体化生产服务系统、生物预警和气象观察站、无人机植保、荔枝病虫害监测设备等一批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早已得到推广应用,荔博园已成为从化区智慧农业的典范。(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