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在2025年新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来自江埔街南方村、新明村以及鳌头镇车头村等地的黄氏宗亲齐聚一堂,见证白田岗黄氏大宗祠——宣茂黄公祠落成重光。现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宣茂黄公祠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原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为“三间三进”典型的岭南风格的祠堂建筑,是从化白田岗古村(今为江埔街两个行政村:南方村、新明村)黄姓族人的大宗祠。该祠纪念的是白田岗黄氏开基祖——宣茂公(号幕禺,称“六府君”,明永乐十五年从东莞迁至从化定居)。抗战期间,该祠堂曾遭日军破坏,逐渐破败。新中国成立初期,该祠堂也曾作白田岗小学校舍,村民欲举旗重修,但因故未能如愿。
近年来,乡村文化振兴如火如荼。2018年以黄氏理事会为代表的众多村民纷纷提议,要求重修宣茂黄公祠。2023年以来,凭借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良好契机,南方村村委会联合新明村村委会广泛议事协商,共同发动黄氏宗亲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踊跃捐资筹款,于2024年底完成宣茂黄公祠重建。
重建后的宣茂黄公祠保留原祠堂的元素,祠堂座向不变,坐东朝西,三间三进,沿用三进连廊设计,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两边厢房,中间天井。宗祠门口的小广场重新竖立起“旗杆夹石”(旗杆碣、功名柱),上面镌刻着白田岗黄姓族人先贤的姓名及科举功名等,作为宗族功名的象征,用以昭示世人,激励后辈勤奋读书、努力进取。
宗祠内部设有祭祀厅、中华孝贤故事上墙展示以及捐资芳名录,还在墙壁上详细镌刻着“宣茂黄公祠简介”“白田岗黄氏族人概况”“白田岗村族人名人录”“白田岗水厅桂味来历”等文字介绍。整座祠堂建筑风格庄重典雅,气势恢弘,村志内容详实,乡愁元素丰富,成为了白田岗黄氏族人缅怀先祖、正俗教化、传承美德的重要场所,也成为江埔街一处崭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宣茂黄公祠重光庆典当天,白田岗还隆重举办了出嫁女回娘家活动。来自从化、花都、英德等地的黄氏宗亲,以及江埔街各行政村兄弟姓氏群众近2000人欢聚一堂,共聚情谊,共谋新篇。当晚,南方村在公祠门前小广场举行了荣誉表彰环节暨文艺晚会,将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