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以及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局紧紧围绕“环境立市”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以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为主线,以环保专项行动为切入点,认真落实“生态优先”方针,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力度,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为构建和谐从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从化经济跃升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主要工作成效
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提升。根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属优良天数365天,优良率10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良好,流溪河从化段水质所有监测24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相应标准。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持续保持优良,从化市第三水厂吸水点水源地水质29个监测项目均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其中大多数项目可达Ⅱ类水标准要求。总体声环境质量稳定,我市中心城区、温泉镇声环境均能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
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得到落实并取得较好成效,5大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双下降;流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畜禽养殖等治理项目进展顺利。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不断加强,保护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比较突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餐饮业油烟、娱乐场所和建筑工地噪声扰民问题有所好转;环保专项行动力度不减,列入挂牌的督办企业基本完成治理任务,依法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一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1、严把项目审批和验收关
在审批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时,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验收,保证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实施,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审批质量关。2009年,我局共审批准予建设项目320个,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被否决项目34个,否决率为10.6%,保证了新上建设项目的质量。在保证环保“三同时”制度实施的同时,把好环境设施竣工验收关。2009年,我局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共89宗。
2、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
我局在执法人员少、装备不足和环境监察工作点多面广的情况下,采取重点与非重点分层管理的办法,着重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企业,尤其是流溪河两岸重点污染企业的监察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省、市环保部门的部署,开展好各项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据统计,2009年我局在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检查、排查中共出动执法人员2551人次,检查企业单位950家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69份,共对122家企业作出了行政处罚(责令停产99家,处罚金额共计47.83万元,实际已入库额37.73万元)。全年共收缴入库排污费229.84万元,与2008年基本持平。
3、重点开展我市石材、石粉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
全市有115家石材、石粉加工企业被列入2009年11月底前关闭名单。我市在2008年关闭全市所有红砖厂、9家水泥厂和良口15家石粉厂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整治工作,切实保障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2009年进一步加大空气污染整治力度,从2009年4月份开始,逐步关闭全市100多家石材、石粉加工企业。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历时近8个月,共检查石材、石粉加工企业100多家,共发出责令停止生产的行政处罚告知书84份,行政处罚决定书84份,10多家已自行关闭,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4、推进落实饮食服务业污染整治工作
我市第一批20间整治对象的饮食服务业户中,已有广州从化凯旋宫饮食娱乐有限公司等12间完成整治任务,对其余未完成整改的饮食服务业户,我局已向其发出《行政处罚告知书》,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并作相应处罚。同时,我局向市政府申请了72.03万元财政拨款,专门用于补助200个餐位以上的56家大型餐饮服务业户的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对油烟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实时在线监控,提高监察效能,有效解决油烟扰民问题。此外,我局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2009年,我局针对饮食业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596人次,检查饮食服务业户233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43份,作出行政处罚8宗,有效整治了一批违法违规、污染扰民的饮食服务企业。同时,认真处理环境投诉,2009年我局共收到有关饮食服务污染投诉176宗(约占总投诉的42.6%),均已依法及时地进行调查并作出处理,有效地缓解了油烟扰民问题。
5、积极开展机动车排气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工作。我市2009年首发、换发本地车环保标志共12385个(其中国Ⅰ3492个,国Ⅱ1146个,国Ⅲ5882个,黄标1865个)。二是加强机动车冒黑烟专项整治和道路抽检工作。我局机动车尾气路检小组联合公安交警综合执法,从
6、有效开展固废和危废管理工作
在工业固废处理方面,统一要求各企业严格按照固废防治相关规定,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市各企业基本上都能按要求进行处理。据统计,2009年我市共转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50吨,转移危险废物419.45吨。在医疗固废处理方面,我市2009年共转移医疗废物约181.21吨。在辐射安全方面,2009年国庆期间,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我市各涉源单位进行了检查,各涉源单位(医疗单位除外)均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和签订安全责任书。
7、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顺利推进
2009年,我局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工作开展有效,减排量达到1197吨。同时,编制完成了全市水泥生产企业减排台账,并送至上级总量部门核定。我市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稳步推进,2009年共新增化学需氧量减排量47.9吨。工业化学需氧量的减排项目已全面落实,从化玮思厂房建设有限公司和广州从化雅特建材有限公司的污水治理设施均按时完工,并顺利通过了环保验收,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8、抓好污水治理专项工作
我局“治水”工作重点在于保护流溪河水环境。2009年我局继续对流溪河两岸污染源开展调查,摸清流溪河两岸各排放口状况(已对准水源保护区和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各排口进行了卫星定位并记录经纬度)。同时,在从化电视台播放《关于加强流溪河流域污水整治的通告》。此外,我局还加快推进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污水治理是2009年广州市、从化市重点工作和民生工程,我市增加了中心城区处理能力5万吨/日、太平镇2万吨/日、温泉镇1万吨/日、良口镇1.1万吨/日、明珠工业园1万吨/日等5个污水处理系统,其项目环评已于2009年3月依法定程序在动工前完成审批,目前正在建设中。
9、环境常规监测能力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监督的重要技术手段。2009年我局开展污染源监测1200余次,开展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89项。在全市近1000个污染源中,我局重点对我市辖区内从化市水质净化厂、明基印花厂、从化钽铌冶炼厂等国控、省控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并上报广州市环保局;对漂染(印染)、皮草、电镀、化工、冶炼等重点行业企业除进行常规监测外,每月还不定期地开展加密监测,有效打击了企业偷排行为。同时,我局还加强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广州赛马场已安装空气自动监测站,现已开始运行,为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从化市环境在线监控中心、从化钽铌冶炼厂和广州从化明基印花有限公司两个在线监测点已建成并通过了验收,标志着我市环境监测向自动化监控迈进。此外,我局还参加了广州市应急演练大比武从化赛区演习、广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以及誉桦木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习等一系列监测演习,通过演习,我局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0、高效处理环境信访案件
按照“有访必接,接访必查,查必有果,及时回访”的信访工作原则,合法合理对待和办理好每一件投诉,认真解决好每一宗环境纠纷,处理结果让投诉者满意。2009年共办理人大建议1件、政协提案3件;共接到上级交办、领导批办、部门转办和人民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各类污染投诉413件,已办结413件,办结率为100%。
11、顺利通过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验收
全面完成从化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的编制、档案管理和移交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省以及广州市的验收,总体工作质量优秀。目前正进入成果开发利用阶段。
12、以“创绿”“创文”为契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局积极组织绿色知识培训,协助、指导社区开展绿色创建工作,现已有街口街荔苑社区和江埔街沿江南社区通过创建“绿色社区”;同时,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开展“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指导和参与全市的青少年环境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推动各类办学单位开展环保意识教育。
在“创文”工作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组织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街口街府前社区进行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编写创建工作信息简报和汇总调查问卷等,共走访了28栋单元楼超过300户住户家庭,回收公共文明指数征求意见问卷269份,收集到23户住户所提出的诉求41条,圆满地完成了市创建办下达的调查任务,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创文工作的开展。
为巩固我市“三级联创”活动成果,结合实际,我局向广州市环保局申请我市“三级联创”活动生态先进村示范工程建设资金。已申请到街口街团星村、江埔街和睦村、城郊街大夫田村、鳌头镇桥头村、吕田镇新联村、温泉镇宣星村、良口镇赤树村等七条村每个村4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服务意识
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党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环境科学知识、环保工作成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我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和广州从化中燃在新世纪广场联合举办了主题为“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你的星球需要你”的环保宣传活动。联合市文明办开展“十佳环保企业”评选活动,通过企业自愿申报、镇街(园区)推荐、环保局审查、市委市政府把关等环节,评选出了一批环保先进典型企业。
14、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建设,为环保工作提供强力保证
(1)树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首位意识,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政策法规、党纪文件等有关规定,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了工、青、妇、团组织的积极作用,节日期间组织各种庆祝活动;组织开展了机关服务年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机关权力运行风险防控等一系列活动,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2)认真开展“五清五帮”工作和慈善帮扶活动。根据市委开展“五清五帮”工作部署,局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并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农户,倾听群众诉求,与困难户进行亲切的交流谈心,在技能、信息、思想等方面进行帮扶,传达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关心,并在重大节日送上粮油等慰问用品。我局还开展了由党支部组织倡议积极奉献爱心活动,在“广州慈善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全体干部职工共捐款5377元,党员捐款1560元,同时对局里的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共捐款4976元。
此外,我局在保密、文件办理、档案管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后勤保障等方面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责任,明确了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实施环保“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年,各项环保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做好2010年工作,对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环保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0年环保工作的基本思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优化经济结构、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农村污染防治,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优美”的新从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0年环保工作的总体目标:确保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无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和群体性环保纠纷事件发生;城区空气优良天数100%;流溪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流溪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各功能区噪声达标率均达到100%;信访投诉案件处理率100%,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010年环保工作主要任务:推进总量减排,落实优化经济结构的环保政策;加强污染监管,严防污染事故;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支持全市项目建设和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创文”、“创优”、“创卫”等创建工作;加强环境质量保障,迎接亚运会的召开;落实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加强环保宣教,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按照上述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促进我市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
继续完善各行业环保规范的编制工作,在准入、审批环节提供环保依据和制度保障。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对拟选址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空气质量保护区特别是流溪河两岸和一类空气质量保护区的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科学规划,尽可能将重点建设项目列入专项基地建设。
(二)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一是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快环境监理二所和环境监察大队标准化建设步伐,尽快发挥项目建设在污染减排和提升环境执法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采取综合措施,力争使环保执法在推进污染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电镀、制药、漂染、化工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成果,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整治各饮食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严控废物(废弃食用油脂),使各饮食业均能与有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理合同,确保严控废物得到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继续联合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机动车的平台检测和路检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流溪河两岸畜禽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完善流溪河从化段纵深
三是认真做好环境信访案件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工作。及时做好环境污染事件的信息报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三)以污染减排为主线,实施污染整治攻坚工程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会同市发改、经贸等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宏观调控,继续加大对重污染行业清理整顿力度。进一步加大现场督查力度,加强对已建成投用的污染减排项目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四)积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结合市委、市政府开展的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抓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快推进环保的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力争新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村。
(五)编制完成我市“十二五”和中长期环境保护规划
全面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定位、发展功能和发展目标,充分吸收污染源普查和各个专项治理成果,编制完成我市“十二五”和中长期环境保护规划,为今后的环保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六)推进城考、目标责任状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配合市政府完成2009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迎接广州市核查小组的考核以及推动2010年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推动各镇街(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减排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按照《十一五减排工作规划》和年度减排计划,分解减排目标,加强总量减排任务目标考核,营造全市上下抓减排,社会各方促减排的良好氛围。
(七)做好广州亚运会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
继续突出抓好大气、水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环境安全。积极推进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强化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全面减少污染排放。
(八)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坚持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推动环保工作上水平。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环保队伍服务大局的能力、科学执政的能力、严格执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水平。
(九)积极探索环保工作新途径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当前环保工作重点、难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研究、探索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