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对做好城市工作发出的动员令,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载体的冲锋号。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具体部署,区规划资源分局不断推进更新领域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地铁14号线站点的联星村西华社、禾仓村等城中村项目,加大城中村改造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力度,充分发挥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推动从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助力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西华社城中村项目改造效果图
禾仓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效果图
一是高质量盘活城市空间。通过城中村改造,契入城市发展空间脉络,发挥从化客运站地铁枢纽交通优势,践行“TOD+商圈”模式,形成从化大道城市综合发展轴线及从城大道产业服务发展轴线。同时,统筹考虑征收安置、交储经营性用地布局,结合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提质增效,赋能空间体系。
二是高品质打造交通骨架。从城大道现状以过境车流为主,客流吸引力不强,可通过城中村改造,规划外迁过境交通,改造内部生活性主干道,完善小街区密路网等形式,形成吸引人的活力便捷通畅的内部街区。同时,可依托地铁站点增设公交中途站、自行车停放点、社会停车场,链接城市功能,实现各体系间的畅顺衔接。
地铁14号线站点交通设施效果图
三是高标准增强城市韧性。严守生态底线,借助地铁14 号线从化客运站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流溪河-小海河水岸生态修复,优化堤岸生态,打造亲水、生态低干预空间,恢复浅滩湿地。同时,借鉴碧山公园国际经验,采用多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实现雨洪调蓄、生态净化,打造绿色基础设施。
流溪河堤岸现状图
四是高效能提升城乡活力。在禾仓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拟通过数字赋能,打造5G+文旅数字服务中心,建设中心城区的文旅中控功能。同时,结合住宅、商住等地块,以人为本,打造优质居住环境,设计改良型户型,配套新一代邻里中心,打造人文交往主题空间,赋能精准的供给服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目前,在区规划资源分局多措推进下,联星村西华社项目的拆迁补偿安置签约率已超80%!下一步,区规划资源分局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用规划资源力量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