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满足城镇百姓从“安居”到“乐居”的美好生活愿望,推进《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区规划资源分局高度重视、不断推进我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近日,经历多年努力、多方联动,关围新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完工。其中的改造既有对老城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把工业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的城市更新中,既保护了地方特色,又留住了历史回忆,成为我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道亮丽的名片。
一、饱经风霜,面壁十年图破壁。
关围新村位于从化区新城西路,自1985年建起至1989年最后一栋居民楼建成,它是从化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住宅小区。关围新村多为工厂宿舍楼,小区居民大部分为80年代周边工厂的工人,他们分别来自水泥厂、合纤厂、氮肥厂、电厂等,脑海里留存着浓厚的工业记忆,这些记忆承载着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价值。
经历了30多年的时代风雨,关围新村在无序的扩建和翻新的岁月中逐渐落败,逐渐被遗忘。改造前,建筑年久失修,小区内部基础设施破旧,绿植单一缺乏观赏性,社区部分公共空间闲置无用,随时会被触发的安全隐患等等致使居民人心惶惶,幸福感、归属感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关围新村老旧小区微改造,既是城市更新,更是民生所需。
改造前
改造后
二、三问于民,一枝一叶总关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从化区2018年就把关围新村改造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于2020年12月完成项目立项批复。在整个项目推进中,区规划资源分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原则,多渠道发动群众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与幸福感。
一是问需于民。在改造项目准备阶段,为了让关围新村的微改造工作在居民中形成广泛共识,从化区规划资源分局会同城郊街道、关围居委以及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一道走访居民,耐心细致做好改造方案的宣传解释,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在居委设置微改造项目咨询点收集群众心声,设立水电维修志愿服务队对住户水电故障进行义务维修,从居民角度出发,把工作做在前面,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前期针对关围新村小区改什么、怎么改,通过民意征询、居民会议、调查问卷等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细化优化规划设计方案。
二是问计于民。关围新村小区内的清晖园作为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大众创”活动的五个选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社会设计力量对其改造进行出谋划策。通过微信、社区公告栏和上门走访等方式号召居民积极参与方案投票。大赛成功吸纳社会各方人士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设计,在项目征集、决策、评价等环节做到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更好地发挥设计大师的领衔作用,影响并带动社会各方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凝心聚力,共同推动打造精品化、景观化、特色化的社区空间。
为居民讲解方案
居民投票
微改造项目咨询点
区人大现场调研
三是问效于民。关围新小区承载着80年代工人浓厚的工业记忆,为保护和传承小区文化历史,特提出“追寻场所记忆,裨益社区老人”这一概念,就是在满足尊重关围历史、保留人文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关围新村的小区文化底蕴,通过将旧工业文化元素以新时代景观手法复利用,推动小区品质提升,焕发社区活力,将关围新村打造成为蕴含“和谐、文化、发展、生态”理念的四美社区。
外立面改造前
外立面改造后
清晖园广场改造前
清晖园广场改造后
同趣园改造前
同趣园改造后
三、保留原貌,老旧小区展新颜。
区规划资源分局在关围新村改造中,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将小区文化底蕴与旧工业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保留了小区居民的工业记忆、街区特色,用“绣花”功夫保护与传承了场所记忆,并注入了新的生活元素,留下了独特的记忆,在旧城改造中更注重文化传承、延续和更新,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一是保留肌理,着重修补。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部分严重破损脱落,给小区日常生活造成安全隐患的建筑外墙进行修补;加装扶手、楼梯防滑条等,保障居民上下楼安全;收束裸露凌乱管线,减少安全隐患;补充消防设施,应对突发火情;完善社区内无障碍通行,做好人车分流,通过地面铺装、地面标识划分车行和人行空间,保障居民日常行走安全。
二是挖掘底蕴,着重传承。在小巷街道内积极挖掘小区文化底蕴,如在小区入口增设历史回忆景墙,传载小区文脉;创造性地把旧工业文化元素以新时代景观手法复利用,将旧有铺装重新利用,搭配能呈现岁月印记的耐候钢板,使得新的石笼景墙标识延续了粗犷的工业质感……不但对小区老旧环境进行了质的提升,更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关注陪着小区一起慢慢变老的居民,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鲜活而有温度的生活和情感。
关围新村社区广场
三是盘活社区,营造“四美”。在公共空间营造上,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及本地特征打造了丰富的“四美社区”,如改造后的清晖园广场提升了小区活力,促进居民自发组织公共活动,有效提升社区凝聚力;同趣园改造后成为老人休憩、孩童戏耍的新天地,使得老有所乐、幼有所育,各有所得,同趣生辉。
“四美”关围
下一步,区规划资源分局将继续重视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充分尊重群众对小区改造的意愿,结合实际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切实解决不同小区群众关切的核心问题,持续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探索更多新时代的老旧小区改造之路,助力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