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8007517336Q/2022-00533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8-08
名称: 【音频解读】《广州市从化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8-0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音频解读】《广州市从化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

发布日期:2022-08-08  浏览次数:-

查看政策文件: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从化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从府〔2022〕7号)  

【音频解读】《广州市从化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

  从化区人民政府于2022年7月26日印发《广州市从化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有关问题进行解读。

  一、编制背景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示范样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新要求,基于从化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和特点,进一步固本强基、查漏补缺、接续发力,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广州市从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指导文件,制定《广州市从化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

  《规划》是指导从化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行动指南,以及未来一定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范围为从化全域,包括街口、城郊、江埔3个街道和太平、温泉、良口、吕田、鳌头5个镇。规划时限近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二、规划目标

  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全市领跑,碳中和试点示范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进一步筑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更大效能,更高品质、更高颜值的幸福美丽生态之城面貌逐步显现,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到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持续改善,优质生态环境成为吸引创新高端要素集聚的核心竞争力,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集约节约城乡国土空间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价值创新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样板,高水平建成幸福美丽生态之城。

  在具体指标方面,《规划》对标对表国家创建指标体系,共设置3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9项,参考性指标16项。

  三、主要任务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从生态制度、安全、空间、经济、生活、文化等六个方面系统提出任务举措,全方位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绘就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样板。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化模式,持续推动拓展流溪河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持续深化从化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体制机制。

  二是厚植优质绿色生态本底,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标杆地位。厚植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核心区环境本底,紧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擦亮流溪碧水生态名片,推进流溪河涵养区三水共涵养,深化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推动大气环境管理提档升级,以臭氧污染为重点加强污染天气精准应对,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重点加强工业污染分级管理和深度治理;协同治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加强“菜篮子”等农用地监测;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美丽银行+美丽超市”模式;打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局面,推广“南平经验”“西和实践”,打造“百里流溪”新乡村示范带品牌;全方位筑牢环境安全底线,常态化开展饮用水源、工业园区、重点流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三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筑牢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以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为目标,深化“一核两翼三带”总体空间布局,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全国唯一的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维护流溪河、五指山、石门等重要生态节点,保育云台山、马骝山等北部山林生态片区,维护流溪河从都、温泉湿地公园等,打造流溪河“百里画廊”,积极承担区域性重要生物多样性功能,加强常态化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

  四是瞄准“绿谷”“智谷”建设标尺,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排头兵。围绕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中强化创新“绿谷”和生态“智谷”的角色担当,大力建设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加快编制出台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围绕综合增汇技术开发、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等领域提出从化区碳中和路径;以纺织服装、食品、家具、金属制品、造纸、中成药等优势传统行业为重点,大力实施能效提升、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着力建设从化经济开发区、黄埔-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从化温泉总部集聚区等重大绿色创新平台;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从化有机蔬菜、上罗无核红柿、联溪三华李等区域品牌;加快资源能源集约高效利用,推进北部LNG储备站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5+1”试点。

  五是创新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模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以城乡深度融合和乡村生态振兴为导向,用“绣花”功夫有序推进旧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塑造云山溪水城市风貌,建设“流溪三里”产城融合新地标;精心打造新乡村示范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继续推进以生态设计小镇为核心的塘尾、塘料、良明等村连片发展,高品质建设特色小镇;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落实从化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常态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绿色低碳新风尚。

  六是传承弘扬岭南特色生态文化,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依托从化北回归线特色生态和岭南生态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北回归线生态文化,大力弘扬岭南特色生态文化,依托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流溪河流域横岭考古基地等,打造多元化生态文化传播平台,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扩大生态文化品牌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