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标识
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向“疫”而行,以一往无前擦亮忠诚卫士最美底色 ——从化区纪委监委干部支援海珠抗疫工作侧记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12-02 11:15

向“疫”而行,以一往无前擦亮忠诚卫士最美底色

——从化区纪委监委干部支援海珠抗疫工作侧记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总有一种榜样,让人铭记;总有一种精神,激荡人心。

  海珠区疫情发生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从化区抽调了50多个单位的精干力量,组成支援海珠区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分多批次陆续进驻。在这支突击队里面,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闫锋担任突击队总领队,区纪委监委另派出32名纪检监察干部奔赴康鹭片区参与一线抗疫工作。

  闫锋在我区纪检监察干部奔赴火线的动员会上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百炼才能出精钢。在关键时刻,纪检监察干部要站出来、顶上去、扛得住,发扬钉钉子、打硬仗、啃硬骨头的精神,心系群众、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勇挑重担!”将帅用心,三军用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按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冲在前、沉下去,以最严明的纪律,最务实的作风,最有效的举措,在康鹭片区这个主战场,沉着应战、稳扎稳打,持续开展核酸检测、扫楼摸查情况、登门派送物资、转运人员、开展夜间巡查……以一往无前的担当擦亮了忠诚卫士的最美底色,以绝对可靠的政治品质展现了纪检监察铁军的风采。

向“疫”而行一往无前.jpg

向“疫”而行一往无前

敢于担当,做抗击疫情的先行者

  11月的广州天气依然闷热,包干片区的巷路阴暗泥泞,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突击队员经常是忙得汗流浃背,这里就有彭世锔的身影。作为第一批奔赴康鹭片区的志愿者,在获悉支援任务后,彭世锔离开正在休产假的妻子及刚出生6个月的婴儿,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作为网格小组长,每天上传下达、统筹安排、沟通协调、安抚疏导,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彭世锔深知责任重大,自觉克服种种困难,带领队员迎难而上,出色完成日常任务,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不畏困难、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没有畏葸退缩的道理,必须迎难而上、一往无前!”彭世锔斩钉截铁地说道。

  数日来连轴转的工作,忍受着腰痛连续不断地入户、巡逻和搬运物资……许康捷是一名年轻的“90后”,体型偏胖的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不宜久站或久坐。核酸检测时,经常有群众居民因为长时间的排队等待而情绪激动,既要安抚情绪,又要维持秩序,长时间、高强度的任务以及身穿防护服带来的不便,让许康捷的“老毛病”又犯了。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的紧迫性,许康捷咬紧牙关,轻伤不下火线,一句“我没事,顶得住”,毅然选择坚守岗位。

肩扛手抬搬运物资.jpg

肩扛手抬搬运物资

  潘为民是一名“70后”队员,每次参加核酸检测、派送物资、扫楼巡查等任务,潘为民从不挑三拣四、从不拈轻怕重,而是跟其他组员打成一片,一起冲锋陷阵。“来到这里,就是想给组织出一份力,给群众分一些忧,再大的困难和阻力,也要咬牙坚持,一战到底。”在接受新的任务时,潘为民认真说道。黎海东也是敢打硬仗的队员,在风险极高的康鹭片区第十网格,有些新来的组员心理压力大,对扫楼巡查等任务存在畏难情绪。黎海东立即发挥“老队员”的作用,积极开导思想、耐心疏导情绪,督促大家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自己冲锋在前,带领着新组员投入战斗。“新来的组员有心理负担很正常,这时必须有人站出来,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担当!”黎海东解释道。  

义无反顾,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在这支突击队里,有几名50多岁的老同志,谢祯强、钟国良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副组长,就是其中一员。10月29日上午,谢祯强接到支援海珠抗疫的通知时,正在下沉支援城郊街向阳村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谢祯强顾不上擦拭脸庞的汗水,随即与队员做好交接,从一个熟悉的战场奔赴另一个陌生的战场。“我的体能是没有年轻人好,但我的身体还扛得住,我还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康鹭片区执行任务时,谢祯强坚定地说道。钟国良也是一名50多岁的老党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迅速投入突击队的抗疫工作。钟国良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年纪大,就要求组织给予特殊照顾,而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支援工作,开展搬运物资、爬楼入户录取信息、路口值守等工作时,干得比年轻人更用心用力。“组织既然派了我过来,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信任,就要站好每一班岗,干好每一项任务。”钟国良在完成一次扫楼排查任务后说道。在老同志的带动下,突击队的年轻干部士气更加高涨,轮番作战、奋勇当先。 

  从化支援海珠突击队第十网格队员梁健添,自10月26日来到凤阳街道以来,一直满怀工作热情,主动分担组内工作重任,帮助其他队员完成工作。当其他队员忙着穿戴防护服时,已经穿戴好的梁健添又忙前忙后,给身边的队员派发消毒酒精等物品,帮助队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时刻牵挂着家里的儿女,梁健添却做到了把党性挺在前面,舍小家为大家。“打赢了这场仗,回家与家人团聚才更开心!党委、政府这么给力,群众这么配合,队员们这么努力,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在抗疫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梁健添坚定不移地说道。

  来自同一网格的队员陆建佳,是从化第一批支援凤阳街道的队员,二十多天以来一直冲锋在前,不惧艰险。作为一名年轻干部,面对突发的艰难险重任务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担负起组织重托,昼夜穿梭在网格楼栋之间,无论是核酸筛查、派发物资、人员转运还是紧急处置,总是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顶上去。“我是一名党员干部,在困难和考验面前,哪里有需要,就要出现在哪里!”陆建佳在完成一次人员转运任务后说道。

核酸采样扫码确认.jpg

核酸采样扫码确认

心系群众,做抗击疫情的守护者

  在这场抗击疫情硬仗中,这支队伍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到每个环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保障。在这支队伍中,汪政作为一名新晋“奶爸”,小孩才刚满6个月,接到抗疫任务后,他没有瞻前顾后,而是立即奔赴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汪政除了在片区开展核酸检测、派送物资、转运人员等工作,还要回到指挥部做好夜间值班等工作。有一次夜间值班,针对微信群里群众发出的就医、物资保障等诉求,汪政结合日常工作流程,认真梳理分析,制作了居民诉求处置流程图,提高了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效率。“封控区内的群众真的不容易,我们唯有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更好一些,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组织的重托!”汪政一直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时刻想着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江智勇作为一名心思细腻的男同志,除了完成核酸检测、人员排查、信息登记、值班值守、政策宣传等工作任务外,还特别关心孤寡老人、基础病患等特殊群众,积极了解他们的诉求,并详细记录下来,尽力解决群众困难。“阿伯的降压药买到了吗?”他时刻牵挂着封控区的一名70多岁的独居老人求购降压药的诉求,多次打电话向工作组了解情况。突击队第一时间通知该老人家属在网上购药后,亲自把药送到了老人的手里,江智勇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在这一群纪检监察干部里面,还有6名女队员,钟绮雯、丘斌就是其中的2名“90后”女生。她们来自同一个工作部门,平时交往密切,感情深厚。她们除了负责常规支援任务外,还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互相鼓励和打气,穿着“大白”亮着手电筒穿梭在黑暗巷子里,一户挨着一户、一个接着一个地通知需要转运的群众。有时敲门怕群众听不到,两人就轮流敞开喉咙大声呼喊,喉咙嘶哑了也不在意。为确保“一个都不能少”,还要询问左邻右舍,确保登门查访的住户没有遗漏人员。面对焦虑不安甚至情绪激动的群众,她们也是相互配合,耐心做好安抚疏导,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勇挑重担,做抗击疫情的践行者 

  一往无前,不仅体现在为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事业中,更体现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上。11月16日下午,彭世锔、梁健添、潘为民、黎海东、陆建佳、汪政等6名队员,接到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协助其他突击队员参与转运人员任务,于当日18时开始待命出发,在开始转运人员后从凌晨两点一直奋战至凌晨五点。次日上午完成转运任务后,为确保工作有序衔接,他们顾不上休息,继续发挥“以老带新”作用,带领新加入的组员对所在网格逐一排查并上门对群众进行核酸检测,直至中午12时才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任务。这一趟下来,他们连续奋战了近30小时,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防护服接连换了4套,身体已近乎虚脱,但是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完成艰巨任务的自豪感,体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乐观与豁达,忠诚与担当!“如果没有经历过,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彭世锔在完成任务后笑道。

  截至目前,区纪委监委支援海珠区抗疫的突击队组织开展核酸检测约15800人次、扫楼3800余人次、派送生活和防疫物资4300余份。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这支突击队伍既当战斗员,又当监督员,联合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监督,发挥下沉一线、靠前监督的作用,确保监在关键点、督到紧要处,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进驻以来,共发现13个防疫工作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交出了既战且督、向“疫”而行的满意答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正是这一群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在广州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以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领悟践行“国之大者”,勇于挑重担、啃硬骨,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彰显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家国情怀,用一往无前的担当擦亮了忠诚卫士的最美底色。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